生物有機肥真的是肥料的最高端,未來肥料發展的必然趨勢嗎?
生物有機肥和化學肥料一樣,都是作物生長重要的肥料來源,而把生物肥看作是肥料是最高端,顯然有些不符合事物發展規律。而當前將生物有機肥視作必須肥料倒是有根據的。
正因為現在土壤狀況普遍不良,那是將化肥應用過量的結果,同時也是無視有機肥料施用的結果,這里不僅僅有農民自身的問題,也有農業發展速度與農業結構的矛盾問題。將化肥視作土壤不良的元兇也是有偏見的。
根據養分歸還學說,德國化學家李比希提出,作物從土壤帶走的養分,都應該通過施加養分歸還給土壤,不然地力就會貧瘠,產量就會下降。當前我們可以說就是沒有實現了養分歸還,任意地加大化肥用量,減小有機質的補充,造成了有機質明顯下降而長期得不到補充的現象。而最簡單的養分歸還方式就是提高土壤有機質,而補充有機質的快速方式就是大量補充有機肥料。有人將當前最重要的補充有機質問題當成了將來長期的一個問題,以至于是最終的一個形式,我認為是錯誤的。
不可否認,當前這種土壤有機化的進程是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的,也許是幾十年,也許是幾百年,也許更長的時間。但它絕對不是所謂光有有機肥料,而不用化肥的形式。雖然近年來,有機種植、生態種植被提上了議事日程,國家也在積極向這方面靠攏,但研究世界各農業發達國家的有機種植方式看,缺少了化肥的供應絕對不能滿足農作物生產的需求,因為大、中、微量元素的供應都是需要化肥的,而不是有機肥料。以偏蓋全式地打擊化肥,而突出有機肥在當前有用,在更長時間就不見得有意義了。
最為合適的辦法是,當前應該積極提升土壤有機質水平,恢復到有機質一定的高度,然后配合化學肥料進行作物種植。嚴格把控化學肥料及農藥的過量施用和濫用,避免出現土壤惡化不好改良的現象。有機肥料與化肥的合理配合永遠是農業種植的主題,作何偏重于一方的想法都是不切實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