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是指復合的有益菌。優質的菌肥產品,有益菌占總菌的比例高,有害菌及寄生蟲(卵)含量少或沒有。而且,其有益菌的活力強,使用后,可快速在土壤中、植物根部周圍形成優勢菌群。
肥料營養素:是指肥料中的有機質、氮磷鉀含量等指標。這與使用的原料、發酵程序及工藝等密切相關,高低有時差異很大。
一般菌肥不要求營養素指標,而主要強調菌的功效。
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接著往下說。
其次,弄清楚微生物菌肥忌諱什么。
1、忌陽光直射。大家都知道,陽光是一種天然的“消毒劑”,具有良好的殺菌效果。因此,強烈的陽光直射,對菌肥中的有益菌同樣具有殺滅作用。
所以,也就知道了:菌肥適宜施用的時間是清晨和傍晚或無雨陰天,這樣可以避免陽光中的紫外線將微生物殺死。 應在陽光不那么強烈的時候施用;為了避免陽光直射,施用后,應覆土。
2、忌殺菌劑。既然我們要利用菌肥中的有益菌,就不能殺滅它們。殺菌劑是“好”、“壞”菌通殺,所以,兩者不可同時使用。
由此,我們又知道:菌肥不可以與殺菌劑等化學制劑同時使用。一般使用菌肥前三天、一周內,都不要使用殺菌劑。否則,施用的菌肥就消失了一半或者主要的功效。
另外,不能用拌過殺菌劑的容器裝微生物肥料。
3、忌化學農藥。幾乎所有化學農藥都會不同程度地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甚至殺死微生物。
4、忌水淹干旱。微生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濕度。一般適宜的濕度為40%~70%,最適宜濕度為50%~60%。不宜過低,也不宜過高。
干旱,低濕度將大大抑制微生物的繁殖速率;濕度大于60%后,大部分好氧微生物將因缺氧而活性降低,而土壤中發揮作用的有益菌大多為好氧菌。
5、忌期望值過高。由于生產廠商的不正確宣導,使很多從事種植業的朋友產生誤解,認為微生物菌肥可以解決所有肥料問題。實際上上不是如此。
微生物菌劑的功能是有使用條件、有針對性的。例如,固氮菌只能用于具固氮能力的豆科、牧草等作物,且不同作物所適用的菌種不一樣;磷細菌、硅酸鹽細菌適用緩效態磷、鉀含量豐富的土壤。
另外,微生物肥料主要是提供有益的微生物群落,而不是以提供礦質營養養分為主,因此微生物肥料不可能完全代替常用肥料。
6、忌盲目施用。施用微生物肥料時,應注意肥效條件。微生物肥料肥效的發揮既受其自身因素的影響,如肥料中所含有效菌數、活性大小等質量因素;又受到外界其他因子的制約,如土壤水分、有機質、pH值等影響。
另外,生物有機肥料應該集中使用在作物根部,更有利于微生物在作物根系周圍形成有益生態環境,促進作物生長。
因此,微生物肥料從選擇到應用都應注意合理性。
最后,明白菌肥如何使用。
弄清楚微生物有機肥料的施用條件,也就明白,微生物菌肥施用不會只有一次即可,而是應該不斷補充,才能保持有益菌的數量及活性。
根據微生物生理特性,建議15天左右使用一次。這樣,可以保證新的有益微生物得到不斷補充,在土壤中保持持續的有益菌優勢菌群。
]]>
微生物菌肥確實能改變土壤結果,但它不能完全代替化肥,它要與有機肥,無機肥一起使用,效果才能更好,我們種水稻,一般都把微生物菌肥做底肥,在翻地前,與復合肥一起施如田地里,然后開始翻地。
在育苗期,會根據自己的苗床土用量,加入微生物菌肥。
都說微生物菌肥,我們也只是看看有幾億菌,很少關注是什么菌,下面我來與大家談談有那些生物菌應用到肥料領域:
枯草芽孢桿菌:這是我們最常見的菌種,應用也最廣泛,也是最早的被應用的菌種之一,它能提高農作物的抗逆,抗寒性,將空氣中的游離氮,轉化成化合態氮,解磷解鉀,分解重金屬,農藥殘留,促進農作物生長,提高肥效利用率。
側孢芽孢桿菌:改良土壤土質,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的透氣,保溫,保肥性,刺激農作物根系生長發育,增加農作物的品質與產量。
解淀粉芽孢桿菌:抗病抑菌,抗逆防衰,促進農作物生長,改良土壤,增加肥力,活化土壤中的磷鉀,降低農殘。
膠凍樣芽孢桿菌:固氮,解磷,解鉀,釋放出可溶性鈣,鐵,鋅,硫等中微量元素。增進土壤肥力,提高化肥利用率。
巨大芽孢桿菌:解磷促鉀,提高植物對磷鉀的吸收,促進肥效,降解有機磷農藥,提高土壤肥質。
膠質芽孢桿菌:溶磷,釋鉀,固氮,分泌生長刺激素及多種酶,增加病害抵抗力,提高作物產量與品質。
多粘類芽孢桿菌:分泌植物激素,能生物固氮,溶磷解鉀,促進植物的光合作用。
以上就是微生物菌肥需要用到的一些菌,當然還有許多菌類在慢慢發展與應用當中,微生物菌肥,最好的方法就是施用到底肥里,要連年施用,多次使用效果最好。
小提示:
微生物菌肥的國家標準是,粉劑有效活菌含量大于等于2憶/克,顆粒劑大于等于1憶/克,雜菌含量低于10%液體,20%粉劑,30%顆粒劑。
]]>
微生物菌肥有好多種,大體分為三種,一種是微生物菌肥,一種是微生物菌劑,一種是復合微生物菌肥。現在我們常用到的就是微生物菌肥和微生物菌劑。
微生物菌肥,一般比較低端,是在有機肥的基礎上添加了有益菌做成的微生物菌肥。由于原料限制不能做到全部水溶,正常情況下都是秋天做底肥使用或者春天做底肥使用,效果比較好。在蔬菜產區,種植以前可以配合有機肥,底肥使用效果最好。
微生物菌劑,原料更加高級高端,可以做到全部水溶,可以沖施,也可以葉面噴霧。一般苗期抗病或者冬天最冷的時候,根系吸收不好,也可以沖微生物菌劑,刺激根系生長,保護根系不受病害侵染。
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整個生長期都可以用微生物菌肥或者微生物菌劑,但是用在底肥時注意不要傷根。在沖施過程中,主要注意不要和細菌性殺菌劑混合使用,容易造成有益菌死亡。多種肥料混用時,也一定注意肥料的酸堿度問題,酸性和堿性是不允許混用的。
]]>
微生物菌肥在種植過程中主要是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有益菌,對于預防土傳病害有一定的作用。植物得了根腐病以后,微生物菌肥只有一定的預防作用,對于治療效果不好。
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微生物菌肥,微生物菌肥是以活性(可繁殖)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導致作物得到所需養分(肥料)的一種新型肥料生物制品,是農業生產中肥料的一種(也稱第三代肥料)。
功能:增強土壤中微生物的數量和整體活性,從而明顯提高土壤的肥力。這就是施用菌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減少化肥用量的科學原理。
1、重構健康的土壤,校正土壤團粒結構,緩解土壤板結,激發土壤活力;
2、抗重茬,防治土傳病害(根腐病、枯萎病、立枯病、猝倒病等等)的發生,提高作物抵抗病蟲害;
3、提高肥料利用率,更快的分解可吸收的養分,防止肥料的流失,整體在30%左右;
4、提高果實品質,增加口感;
5、提高作物產量;
6、綠色無公害,助力食品安全,菌為生物發酵而來,純生物!
回答是肯定的。
根腐病屬于根系病害,也屬于土傳病害的一種。菌肥和菌劑都有防治效果。不過在這里,我建議你用化學藥劑和菌肥同時使用來防治。
先用化學藥劑,例如惡霉靈、多菌靈、甲霜靈、霜霉威鹽酸鹽等處理土壤,然后5天以后用菌肥進行鞏固。這樣效果會比較明顯,并且持效期相對較長,如果有條件建議使用微生物含量更好的菌劑來處理,效果更佳!
微生物菌肥,一般都是作為底肥使用,和有機肥混合用在底肥上,這樣可以改良土壤。微生物菌肥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益菌,而有機肥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機質含量。有機質可以作為糧食,促進微生物菌的繁殖,可以讓土壤中的有益菌大量繁殖,達到抗病的效果。
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小苗抗病能力比較差。一般我們都會用微生物菌劑灌溉,微生物菌劑的載體多數都是氨基酸類的肥料,可以促進苗期的生根壯苗。同時還可以改良小苗根系周圍的土壤小環境,增加土壤有益菌比例,這樣達到抗病的效果。
微生物菌肥對根腐病是有一定的預防作用,根腐病還是要用藥物治療。根腐病可以用甲霜惡霉靈,亮盾等藥物灌根,嚴重時直接拔除。對于大型果樹類出現根腐病,可以對土壤進行殺菌的同時改良土壤,改變土壤酸性環境,增加土壤的有益菌,增加土壤有機質,讓病菌無法在土壤中生存,從而減輕根腐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