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欧美激情兽交,日本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不卡,久一视频在线 http://www.mxxmt.com 源于自然 歸于自然 Wed, 23 Oct 2024 15:12:28 +0000 zh-Han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8.2 http://www.mxxmt.com/wp-content/uploads/2019/07/icon-150x150.png 土壤 – 四川有機肥 http://www.mxxmt.com 32 32 表土和底土與基巖之間有什么區別? http://www.mxxmt.com/archives/1706 Mon, 12 Aug 2019 01:09:06 +0000 http://www.mxxmt.com/?p=1706 表土_底土與基巖

土壤是陸地動物食物鏈中的第一環節,植物的生長會滋養食草動物和雜食動物,生長出營養豐富的水果,根和葉子。然而,土壤并不是一個沒有生命植物根系的土壤。事實上,土壤擁有某種形式的生命,它包含礦物質或維生素,決定了健康的植物生長。土壤層,如表層土,底層土壤和基巖,提供了不同生物的棲息地,不斷循環這一重要資源。

表層土壤

第一層或地平線在地球表面,只有55-60CM深;?由于植物和動物在地面上腐爛,這種表層土壤為發芽種子提供了最豐富的有機物質。由于分解發生在表層土壤中,從細菌到真菌的微生物在土壤中生長,以保持腐爛過程的活躍。因此,表層土壤是植物生長的完美基質,富含營養物質和水分。

底層土壤

位于表層土壤下面,大約55-60CM以下。底土沒有高濃度的有機質,但是為根系提供了豐富的礦物質。像紅色和黃色這樣的顏色變化,這個隱藏的土壤層直接受水運動的影響。表層土壤中的礦物質通過徑流進入地下,粘土也集中在肥沃的表土之下。因此,表層土壤中的礦物質缺乏根源可以深入到營養物質的深處,同時使它們在土壤結構中形成更深的結構。

基巖

形成地殼的外層是基巖層。這個地平線位于表土和底土之下,形成純凈的巖石。有機物質和根系營養素不會在地下深處發生,但基巖為土地提供未來的土壤成分。例如,地震和日常的構造板塊運動使這個地平線暴露在地面上,并最終在地面上風化。結果,基巖形成了新的土壤創造的基礎,雖然速度非常緩慢。

侵蝕和表土忽視

表土,底土和基巖和諧共處,為地球上的動植物提供肥沃的土壤來源。然而,表土清除或污染直接影響到地面上這種復雜的關系。事實上,基巖和底土需要1000年才能生成幾里面肥沃的表層土壤。遏制除草劑,殺蟲劑和惡劣種植策略的使用必須得到執行,以便珍貴的豐富的營養和微量元素表土層仍然可用。

]]>
努力防止和補救土壤污染 http://www.mxxmt.com/archives/1581 Thu, 14 Dec 2017 12:04:39 +0000 http://www.mxxmt.com/?p=1581 5月31日,國務院下發了“土壤污染防治整治計劃”,全面提高21世紀中葉全國土壤質量。

目前,全國的石油質量出現問題,部分地區土壤污染嚴重。

為了更好地了解國土的質量狀況,國務院將進一步開展調查,建立全國性的監測網絡。

在環境保護部的領導下,涉及其他部委和地方政府的十年一遇的調查將監測整個土壤質量。

到2020年,全國將建立全國土壤質量監測網絡,對全國各地進行監測。

此外,還將利用環境保護部門,國土資源部門和農業部門的數據建立數據庫。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將被用來實現實時數據升級。

為防止土壤污染,也將采取立法措施,到2020年,建立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規體系。

農業用土壤分為三類,以保證農產品的安全。

根據規劃,無污染土壤將獲得優先保護;?輕度和中度污染的土壤將被安全使用,嚴重污染的土壤將被嚴格管理。

還將努力防止過度使用可能危及工礦企業土壤質量和土壤污染的農用化肥和農藥。

]]>
土壤鹽害危害大,解決辦法看這里 http://www.mxxmt.com/archives/496 Tue, 12 Dec 2017 00:30:39 +0000 http://www.mxxmt.com/?p=496 什么是土壤鹽害

土壤鹽害也可稱作土壤鹽漬化,是土壤深層水的鹽分隨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發后使鹽分積累在表層土壤的過程。在表層土壤中的這些鹽分包括鈉、鉀、鈣、鎂等的硫酸鹽、氯化物、碳酸鹽和重碳酸鹽。當表層土壤中的鹽分含量太高或者超過蔬菜能耐受的含量時,生長受阻,土壤鹽漬化的危害就表現了出來。 在蔬菜栽培過程中,我們會在種植行內及兩側發現干燥的土壤表面常常呈現白色或紅色,而在澆水之后消失了,隨著土壤逐漸干燥,紅白霜又會出現。一旦出現這種情況,說明土壤的全鹽含量已經很高了,土壤有鹽漬化的趨勢。

什么是土壤鹽害

鹽害癥狀

鹽害蔬菜因吸水困難造成生理干旱、代謝紊亂、離子失調,受鹽害的蔬菜一般表現為植株矮小,發育不良,葉色濃,嚴重時從葉片開始干枯或變褐色,向內或向外翻卷,根變褐色以至枯死。大棚土壤問題不少,鹽害尤為嚴重。蔬菜種植行內地表出現青、紅、白霜等情況是大棚土壤鹽害的直觀表現。

土壤鹽害的危害

當土壤全鹽含量過高,出現鹽漬化甚至鹽害的時候,蔬菜的生長就會發生異常,出現各種各樣的不良癥狀。而我們僅僅是能從蔬菜上看出異樣來,其實,當土壤出現鹽漬化以后不光影響了蔬菜生長,對土壤的理化性狀破壞更嚴重。不利于團粒結構的形成。團粒結構需要腐殖質、礦質元素等物質按照一定比例組合而成,當礦質元素遠遠高于腐殖質的數量時團粒結構反而不易形成。雖然土壤中礦質元素的含量很高但是肥力狀態卻很低。

使土壤更加板結

當土壤中團粒結構減少時,土壤的通氣透水性變差,土壤遇水變得黏結,干后會在地表出現大量裂痕。根系在這樣的土壤中伸展十分緩慢,不透水不透氣的土壤更容易使根系受傷。

抑制蔬菜根系發育

在出現鹽害的土壤中種植蔬菜,植株一般表現矮小、發育不良、葉色濃,嚴重時從葉片開始干枯或變褐色,向內或向外翻卷,根變褐色以至枯死。以黃瓜為例:當土壤全鹽含量過高,土壤溶液濃度過大時,根系不能正常吸收水分,植株表現中午萎焉,晚上恢復正常;當土壤出現鹽漬化的時候,黃瓜幼苗定植后難以成活、立苗困難;葉色濃綠,葉片邊緣有波浪狀的枯黃色斑痕,或葉片向外翻卷,呈傘狀,變脆;嚴重時從葉片開始失水萎蔫,干枯變褐,根部發生褐變、枯死,整株凋萎死亡;嚴重的出現花打頂、果實變苦等現象。

一般瓜菜中午萎蔫,早晚恢復,類似枯萎病,莖基萎縮變細,根系赤黑,破壞了根系的吸收功能,這樣必然造成養分失調,從而引發根部病害發生,同時導致缺素癥。缺鉀、缺硼易得真菌性病害;缺鈣、缺鎂、缺銅易得細菌性病害;缺鋅、缺鉬易得病毒。鉀肥過多,降低了鈣、鎂、硼的有效性,磷過多降低了鈣、鋅、硼的有效性。

土壤鹽害是如何生成的

肥料施用量大

很多菜農果農認為:大投入就會有大產出,因而在使用肥料的時候不管蔬菜能不能夠全部利用,一味地加大肥料的用量,這樣非但不能夠提高產量,而且對蔬菜來說卻是一個很大的威脅。雞鴨糞的大量施用,非但不能解除土壤鹽漬化,反而會起到反作用。而化肥和雞鴨糞施入土壤之后,一部分礦質營養被作物吸收,一部分淋溶于土壤深層或水中,還有相當一部分殘存在土壤表層,年復一年,大棚由于棚膜覆蓋,難以利用而水淋溶和降解,鹽分的積累越來越多,土壤鹽漬化現象就必然會發生。特別是硝酸銨等施用量過大,使土壤耕作層含鹽量增加。在施用人畜肥的大棚,由于棚內溫度較高,人畜糞肥迅速揮發分解,硫化物、硝酸鹽等有機鹽和無機鹽等殘存造成土壤鹽化。

施肥比例失調

在實際生產中,菜農為提高蔬菜產量盲目大量施肥,且偏施氮、磷、鉀肥,不重視中微量元素的施用。有機肥和化肥的比例失調,肥料投入大利用率卻很低。在目前化肥用量已經較高的情況下,還大量施用未腐熟的雞鴨糞等有機肥,卻忽視秸稈、廄肥、有機肥、生物肥等的施用,雞鴨糞未經發酵分解,很容易造成鹽害。

環境特殊

大棚幾乎常年使用塑料薄膜覆蓋,長期沒有降水的沖洗,人為施用的大量化學肥料不能隨雨水下滲到土壤深層,并且溫室內溫度高,土壤水分蒸發量大,肥料中的鹽分容易隨水分上升,上升到土壤耕層,當鹽分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對作物產生鹽害。

土壤濕度大

大棚本身就是一個封閉或半封閉的小環境,加之溫室內澆水追肥頻繁,表層土壤濕度較大,嚴重地破壞了土壤團粒結構,大孔隙減少,土壤滲透能力降低并易形成板結,致使土壤表層鹽分不能滲透到土壤深層。特別是地勢低洼的大棚,土壤濕度過大,通透性能下降,造成土壤板結鹽化。長期施用化肥,其中的氮、磷、鉀、微量元素等無機鹽類,是導致棚田鹽害發生的主要原因。

在土壤中有機質含量不足的情況下,長期盲目過量施用化學肥料,必然造成土壤中化學元素沉積,勢必造成鹽害的發生。棚田鹽害是由土壤類別、灌溉水質、施用化學肥料不當和種植作物的耐鹽性能差異而綜合表現出來的癥狀,能導致作物萎蔫、死棵和生長發育不育。

土壤鹽害有輕重之分,常用地面觀察和化驗分析兩種方法進行判斷:鹽害的初期地面有青霜而后發展到綠皮青苔,這時化驗土壤全鹽量為0.189-0.255%,棚田作物尚為正常;土壤鹽分重時地面出現白色結晶“鹽霜”,棚菜苗期出現死棵,此時,化驗土壤全鹽量為0.255-0.315%,當地面出現”紅霜”時,棚田作物中期出現點片萎蔫,此時,化學分析土壤鹽分已達0.315-0.378%。

當棚田連片萎蔫死亡時,全鹽量已高達0.378-0.441%,土壤溶液滲透壓高,整個根系像泡在咸菜缸里一樣,極易造成根系水分倒流,反滲透,根系皮層紅,莖萎縮,作物根系腐爛,脫水而死亡。

鹽害降解方法

首先,調整棚田有機肥等的施用比例。

有機肥占棚田作物生育期需求量的65%,化學肥料占生育期需求量的30%,微生物肥料占全生育期的5%。畜禽有機肥改為餅類有機肥,如發酵豆粕、棉粕等。化學肥料應以不同作物的生理需求,減少含氯、含鈉的成分。另外,要正確選擇肥料種類和施肥方法,盡可能施用不帶負成分的肥料,如尿素、硝酸鉀、磷酸鈣、磷酸二氨等。采用配方施肥,按需供給,可以明顯降低鹽分在土壤中的殘留積累量。延長溫室內土壤使用年限。

其次,增施有機肥、生物肥。

增施有機肥料,如綠肥、腐熟堆肥、廄肥以改良土壤結構,增進土壤肥力。建議在基肥中適當地增加有機肥的施用量。并施用一定量的生物肥,結合深翻地,可以改良土壤結構,改善土壤通透性,活化土壤,提高地溫,有利于蔬菜作物側根伸展,增加根系吸收水分和養分的能力,提高自身抗鹽力。因增施了有機肥和生物肥,可適當減少化肥施用量,這樣既提高了土壤有機質含量,又減少了土壤中鹽分殘留積累量。特別指出:有機農家肥必須經過3-4個月的堆放,充分腐熟后才能在日光溫室內施用。補充菌肥。生物菌肥富含大量土壤有益菌,除了通過“以菌抑菌”預防土傳病害以外,生物菌肥中的有益菌還能起到固氮、解磷、解鉀等改土沃土、降低鹽害的作用,菌肥施用方法較多,可撒施、穴施、沖施。

第三、延長自然降雨淋溶時間。

建議在6月下旬~9月底這段時間內,盡早摘除溫室頂部的薄膜,讓雨季的自然降雨充分淋溶土壤,降低土壤耕層中鹽分的濃度。

第四、生物除鹽。

試驗證明,種植蘇丹草能吸取土壤的多余鹽分,是目前解決棚室土壤次生鹽漬較好的方法之一。另外,玉米的除鹽效果也較好。

第五、進行抗鹽鍛煉。

提高蔬菜耐鹽性。播前種子吸水膨脹后,用0.6%的食鹽水溶液浸種6-12小時,可明顯提高其耐鹽性。苗其耐壓能力最差,噴50毫克/公斤的赤霉素,可刺激蔬菜生長,稀釋其體內鹽分濃度,增強其耐鹽能力。

第六、地膜覆蓋。

在生產季節采用地膜覆蓋膜下澆水的辦法,減少土表蒸發率,從而減緩土壤深層鹽分上升的速度。

第七、選擇抗鹽蔬菜。

生產實踐表明。不同種類蔬菜的根系對土壤鹽類濃度的忍耐能力不同,茄子的抗鹽力較強,其次是番茄、辣椒,再次為西葫蘆、黃瓜。如黃瓜津優一號;香瓜大黃皮、黑網紋;櫻桃西紅柿;西葫蘆的冬育;西瓜的大黑皮等。

第八、土壤深翻。

鹽害發生嚴重的土層,多表現為板結、透氣性差等特點,生產中,通過深翻土壤,打破土層結構,可明顯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另外,深翻土壤還能打破因常年使用旋耕機而形成的“犁底層”。建議土壤深翻最好結合著旋耕機打地一并進行,深翻深度應在35厘米以上為宜。

第九、以水壓鹽。

俗話講,“鹽隨水走”,故此我們可以通過大水漫灌的措施,以水壓鹽,通過土壤毛細管,把耕作層內的高濃度鹽離子“帶走”。建議該法能結合蔬菜拔園后,高溫悶棚一并進行,即先打一遍地,而后大灌水,悶棚,應在半月以上。

第十、秸稈還田。

作物秸稈在直接還田后,在其腐解的過程中,可吸附、利用土壤的礦質元素,同時作物還田又增加了土壤有機質,改善了土壤透氣性(二氧化碳濃度增加),促生了土壤有益微生物,可謂一舉多得。秸稈反應堆使用方法:在作物種植行內,下挖50厘米后,填充玉米秸稈等材料,并噴施快速腐熟劑肥力高或菌養多多等,而后覆土掩埋,并灌一定量水,一周后便可定植蔬菜。

一般尿素每畝每次不超過10kg,硫酸銨每畝不超過20kg,注意施后適當澆水,保持土壤濕潤,降低土壤溶液濃度,有利于肥效的發揮和吸收。合理選擇肥料種類。常用化肥的致鹽能力由高到低的排列順序為:氯化銨>氯化鉀>硝酸銨>硫酸鉀>尿素>三元復合肥>二元復合肥。由此可見,含氯化肥的致鹽力較強,大棚土壤施用時要特別注意,其次是硝酸鹽、硫酸鹽肥料。

還是那句話,作物優質高產來源于健壯的長勢,健壯的長勢來自于強大 的根系,強大的根系來自于健康的土壤,健康的土壤來自于我們平時的科學施肥和管理。

不要過度向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壤索取,因為她已傷痕累累;不要肆意揮霍我們的資源,因為我們的資源即將枯竭;請善待我們的大地母親吧,只為那對無私奉獻的回報!

花卉培養土中鹽分主要來自肥料和灌溉水,當鹽分濃度過高時,就會危害花卉的正常生長。

其受害癥狀表現為:

種子發芽不整齊,鹽分濃度愈高,發芽率愈低,甚至引起種子霉爛。

是植株矮小,葉小呈暗綠色,根系生長受阻,受害嚴重時,即使供水充足,也會引起葉片邊緣燒焦,植株嚴重枯萎。

然而,花卉種類不同,對介質溶性鹽分的敏感程度各異。杜鵑、桅子花對鹽分的反應比香石竹、菊花更敏感;唐營蒲是中等敏感的;紫羅蘭是中等抗鹽的。

有人根據鹽害癥狀程度,把供試花卉分為對可溶性鹽敏感、中等敏感和抗鹽3類。敏感花卉包括菊花、瓜葉菊、矮牽牛等;中等敏感的有秋海棠、一品紅、報春花和玫瑰等;抗鹽花卉有孤挺花、中國萬年青和虎尾蘭等。

就同一種花卉而言,苗期對鹽分的反應比成年期敏感,即幼苗和幼株易遭受鹽害?;ɑ軐}害的反應,還受到土壤質地的影響,在沙性土壤中生長的香石竹容易受到鹽分的危害,而粘性土在同樣鹽分條件下就沒有那么嚴重,這是因為粘性土緩沖性強,從而使鹽害減輕。

花卉鹽害的防治,除應選用抗鹽品種和嚴格掌握灌溉水質外,就施肥而言,可從2個方面著手:

是對鹽敏感的花卉應少施有機基肥。

是少量多次地施用

]]>
土壤病的成因和防治 http://www.mxxmt.com/archives/493 Mon, 11 Dec 2017 07:44:57 +0000 http://www.mxxmt.com/?p=493 耕作層變淺

農田由于長期的機械耕作碾壓和人工作業,使大部分農田土壤耕層變淺,有效活土層在15公分左右,加之降雨、灌水沉實,“犁底層”上移加厚,形成了堅硬深厚的阻隔層。這阻礙了土壤水分、養分和空氣的上下運行,影響作物根系下扎延伸,土壤蓄水能力越來越少,抗旱性能不斷下降。

土壤有機質含量降低,土壤有機質減少會引發一系列土壤問題,土壤酸化和次生鹽堿化,土壤結構破壞,土壤肥力低下,土傳病害加劇等。

土壤結構破壞、板結嚴重

由于土壤缺乏有機肥補充以及不合理的耕作和不合理的灌溉,化肥的大量施用,加劇了土壤團粒結構的破壞,致使土壤板結越來越嚴重,直接影響到土壤的自然活力和自我調節能力。

土壤趨于酸化

土壤酸化主要是由于過量使用化學氮肥和生理酸性肥料,導致土壤中酸性物質增加,使土壤酸化。土壤酸化會引起土壤養分流失,土壤有害重金屬活化,土壤有害微生物特別是寄生真菌增加,加速土壤貧瘠化和土傳病害發生。

土壤次生鹽堿化

由于長期過量使用化學肥料,使土壤中的鹽分不斷積累,硝酸鹽積累更甚,形成土壤表層次生鹽堿化。輕則影響種子發芽出苗,阻礙養分吸收,作物生長不良,重則造成生理干旱,營養吸收障礙,土壤結構破壞,再甚者可導致鹽害、死亡。

土壤氮磷鉀元素營養比例失調,中、微量元素嚴重缺乏。日常管理中絕大多數農民不按比例施肥,往往只大量施氮磷肥,致鉀素匱乏,長期不施中微量元素肥料,造成土壤中微量元素耗竭,土壤中大量氮磷鉀比例失調,大量元素與中微量元素之間的營養比例失調。

 

農田土壤污染

過量使用化肥、農藥、農膜的殘留污染,未經處理的有機肥污染,以及連作和病蟲害病原物污染,一旦超出土壤自凈化能力后就會“溢出”。這會造成土壤生態失衡,使土壤有益生物和有益微生物大量死亡,土壤生物種群減少,土壤理化生物性質惡化,土壤活性下降、土壤功能變差,失去農業利用價值。

農作物連作造成的“土壤病”

在土壤中連續種植一種或同科作物,由于該作物所需要的中微量營養元素因連續被吸收而缺乏,也使相應的某些病菌得以連年繁殖,在土壤中大量積累,還有前茬作物根系的分泌物因累積成為有毒物質而形成病土。

土壤侵蝕

耕地土壤侵蝕主要是農民墾殖過度,很多山坡被墾做農田。尤其是坡度大于15度以上的坡地,年復一年的耕作,水土流失極為嚴重。開墾后沒有實施保護性耕作,如坡改梯、水平溝耕作、植物籬保護等,而是隨意挖地耕翻,既造成耕蝕,又加劇了風蝕、水蝕。長期的水土流失,必然導致土壤沙化,保水保肥能力降低。

設施農業土壤綜合障礙病

設施栽培是在全年封閉或季節封閉環境下,由于高度集約化、高復種指數、高肥料投入、高農藥用量、高強度高頻度人為干擾,過量施肥、過量灌水、過度耕作與踐踏,土壤長期處于高溫高濕狀態,在如此強烈的干擾和巨大壓力下,土壤健康急劇惡化。一般種植2-3年,就出現了土壤營養失衡、土壤酸化、土壤次生鹽堿化、土壤有害物質積累、土壤微生物種群多樣性和功能退化等一系列土壤病害。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乐县| 哈尔滨市| 夏邑县| 察隅县| 津南区| 逊克县| 渭南市| 麻江县| 唐海县| 中阳县| 雷州市| 高邮市| 康马县| 日土县| 长兴县| 小金县| 太仓市| 平乐县| 海淀区| 德江县| 南部县| 门头沟区| 贺兰县| 友谊县| 屯昌县| 天门市| 郴州市| 天等县| 塔河县| 牟定县| 比如县| 台东市| 长沙县| 尉氏县| 古交市| 万安县| 玉田县| 蒙山县| 渝北区| 汕头市| 师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