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肥用在地里還是完整的顆粒,是什么原因?
有機肥用在地里不化是什么原因?還是要看具體的情況具體分析的。如果施用之后會在土里發現有機肥殘存的殘渣,這是比較正常的情況;如果是施用了很久,也澆水了或者有天然降水了,還是完整的肥料顆粒的話,那就有問題了。
有機肥,就是利用禽畜糞便、動植物殘體等基料經過固液分離之后在經過完全的腐熟通過機械加工以及添加一些輔料而形成的顆粒狀肥料,這些肥料本質上還是農家肥的屬性。只不過一些廠家會在腐熟的基料中添加一些有益微生物菌類或者其他的中微量元素來補充有機肥的功能。可以說,有機肥的使用和推廣是今后農業生產的大趨勢、大方向。
因為有機肥是通過加工腐熟的畜禽糞便、動植物殘體、秸稈等物質形成的肥料。而對于這些腐熟的基料來說本身就是不溶于水的,只能是接觸水之后在微生物等的作用下被逐漸的分解進行養分釋放。同時,也必然會剩余一部分的殘渣與土壤混合在一起而不被發現。這就讓很多人覺著有機肥也是和化肥一樣,是通過逐漸的溶解之后被農作物吸收,其實不是這樣的。農作物吸收有機肥是通過微生物和地下生物以及各種酶的共同作用才能完成的。所以,施用有機肥之后在土壤中發現一些有機肥的殘渣是比較正常的情況。
但是,如果施用了很長的時間,也經歷過有效的人工灌溉或者天然降水之后,仍然保持有機肥的原始狀態,這就有問題了。如果是真的有機肥,應該是逐漸的被分解和土壤融為一體;如果是化學肥料的話會接觸水之后逐漸的溶解被農作物吸收。而且,有機肥或者農家肥本身就是緩慢的釋放養分,基本不會存在添加緩釋或者控釋的技術。所以,有機肥施用之后長期不溶解或者不分解,那就是假的有機肥了。除此之外基本沒有其他的可能性了。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下一篇: 專家建議多施有機肥,為什么農民不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