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您的大豆產量不高,分析大豆施肥技巧!
為什么您的大豆產量不高
大豆在種植過程中具有明顯的肥土作用,而大豆產量卻一直不高。其中忽視施肥是一個主要原因。大豆種植過程中的肥土作用主要是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這一作用既能滿足大豆部分氮素營養,還可以提高土壤中氮素含量。但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不能充分滿足大豆的氮素要求,同時大豆在生長過程中,還需要氮素以外的其他各種養分。實踐證明,在種植大豆施高品質有機肥,不僅可以提高大豆根瘤菌的固氮能力,還能補充大豆整個生長期所需要的其他養分并提高肥料利用率。現將大豆高產施肥技術闡述如下:
基肥施足
在種植前要施足基肥,以保證大豆可從土壤中獲取充足的養分。大豆的基肥最好使用有機肥,有機肥作為一種完全的肥料,含有農作物生長所需的的各種元素,并且還含有豐富的礦物質、有機質和微生物,其特點是營養全面,肥效長,對土壤有改良的作用,可提高土壤的肥力以及理化性質。對提高大豆的產量和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情況下每畝有機肥的施加量為1500kg-2000kg左右,可根據實際的地力酌情的增加。施基肥可結合深耕進行,使肥料均勻的與土壤混合,對一些已經起壟的地塊,可在播種前破壟條施后再合壟。
種肥施好
大豆施肥講究分層施,種肥施是分層施肥的一種形式,亦是集中施肥。生產中采用每畝施腐熟有機肥100-200公斤。瘠薄的土地還應施入少量的氮肥和鉀肥,可減少磷鉀元素吸附固定在土壤中,提高肥料利用率,長期施用可明顯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培肥地力。但要注意的是:肥料要與種子分開,以免燒傷種子和幼苗,將種肥施入種子下3-4厘米處。
追肥巧施
所謂巧施,就是將肥料施用在作物生長發育最需要養分的時期。在大豆生產中,根際追肥需要進行2次。第一次是在苗期,此時根瘤菌尚未固氮,正是“氮肥饑餓期”,所以要早施,可結合第一次中耕時追施,第二次是開花結莢期,適時追肥對提高開花率和結莢率,減少落花落莢,提高大豆產量有積極的作用。結莢后籽粒飽滿并能提高大豆抗逆性。注意:2次施追肥上,每次施綠康有機肥200-400KG。
在大豆生長的后期易出現營養不足而影響產量和質量的現象,因此在這一階段要根據大豆植株生產的情況及地力情況實施追肥,一般追肥分為根部追肥和葉面噴施兩種。根部追肥主要選擇在苗期和花期,苗期以追施尿素為主,主要是為了促進苗期植株的生長,一般用量為每公頃75kg左右,在實際的追肥過程中要根據地力以及大豆的生長情況酌情的增加或減少施加量。追施的時間一般在幼苗至開花期,在第一次中耕進行;花期追肥的時間一般選擇在大豆植株開花后,也是以追施尿素為主,可進行壟側開溝條施,也可在中耕除草后進行,用量一般為每公頃120kg。噴施葉面肥的主要目的是在大豆生長中后期時為其補充微量元素,通常選擇的葉面肥要求為滲透性強、黏著性好,這樣的肥料肥效較好。另外,在選擇葉面肥時還要保證營養充足,尤其是硼、鉬、鋅等微量元素的含量。葉面肥使用的最佳時期為花莢期,一般噴施2次,中間隔7~lO天,濃度為800倍液。
上一篇: 了解有機農場的正確定義
下一篇: 如何堆肥廚房垃圾在6步驟!